回阔别多年的湖北工作,是杨学刚的心愿。
2012年,杨学刚入职地处湖北省大冶市的诸侯快讯手机版,从事矿山自动化控制工作。尽管目前,年幼的孩子与爱人仍在安陆老家,但杨学刚终归是与她们更近了。这也让他更安心专注于矿山自动化领域的艰辛探索,湖北三鑫公司自动化步伐日趋稳健。
一朝合作两次婉拒
2004年,杨学刚走出大连理工校园,进入东北一家私营企业从事自动化控制工作。自2007年起,他多个自动化编程系统获奖,“选矿全流程自动控制信息处理系统”曾获当地市政府二等奖,同时,该系统获省级科学技术奖励。
2008年,诸侯快讯手机版选矿自动化改造工程启动。杨学刚受原单位调派,进驻三鑫公司负责选矿自动化控制系统业务。此后,他来往奔忙的身影成为技改工地的标志。
“不到生产现场,你就不能更好的掌握设计要求。”杨学刚一次次跑现场,有时,为了一个机柜安装的位置,他会与相关工作人员沟通多遍。2008年底,在杨学刚团队及三鑫公司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,用6个月的时间圆满完成三鑫选矿自动化改造项目。
短短半年时间,他务实的工作作风,给三鑫与之有工作交集的领导及同事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此时,有人建议将杨学刚“挖”到湖北三鑫。那一年,杨学刚婉拒了。
2011年,时隔两年多,杨学刚再次来到三鑫,这次交到他手上的工作是该公司充填车间的自动化系统筹备工作。
充填自动化系统安装结束,三鑫公司再次向杨学刚抛出了橄榄枝。而他,仍是婉言谢绝。据后来了解,杨学刚接受原单位另一单价格4000万元的自动化系统工程,工作开了头,他说他不能半途而废。
随着矿山自动化程度的提高,三鑫公司面临专业技术人员缺乏、自主保障能力弱、故障维修外请专家的尴尬局面。动力车间程晓耕介绍,仅一项井下回水再利用程序的重新编制,请了外单位编程人员进驻公司数月,支付给对方公司的劳务费达数万元。频频“输血”不如自主“造血”,三鑫意识到了这一点。
“既已进入三鑫,就须发挥作用。”2012年初,杨学刚接受再三邀请,入职三鑫。
三鑫公司80年代末建矿,经过20余年的发展,从一家乡镇企业迅速成长为央企骨干企业。
进入20世纪,工业自动化浪潮席卷而来,建设数字化矿山目标随之确立。最能体现“数字矿山”生产效益的就是工业自动化系统,三鑫公司工业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选矿、采矿、提升、充填和通风排水、压风和输配电等环节的自动化和无人化,无论是采掘自动化系统、还是排水压风自动化系统,只要实现了自动化,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,提高生产效率,更重要的是通过无人化达到真正的本质安全。
生产离不开指挥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生产流程自动化就是节能降本降耗的重要手段。杨学刚把自己从事的工作比作“建设和维护矿山企业的‘神经中枢’”。
杨学刚表示,三鑫是他毕业后,实践矿山自动化控制的重要一站。几年前,踏进三鑫公司选矿车间的杨学刚心有忐忑。“主要是对矿山选矿流程不是很熟悉,若设计出的控制软件发挥不出实效,就是最大的浪费。”
谈起往事,杨学刚笑言:“当年,与三鑫的合作非常愉快,与这里的很多同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,这也算是我后来选择入职三鑫其中的原因之一。
湖北三鑫公司副总经理刘银生曾评价,杨学刚是三鑫近年来“挖”来的最实用型人才。
“数字矿山”不仅是生产和安全,其终极目的是实现效益最大化。多年来,三鑫公司深知,要实现真正的“数字矿山”,首要就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的、符合有色金属行业矿山资源优化系统,系统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、设备管理、物资管理、财务管理、成本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等内容。杨学刚入职三鑫,解决了生产流程自动化控制软件的研发,及自动化系统后期维护人员短缺等问题。
掌控风水电节能又降本
“报告指挥中心,三鑫井下通讯系统恢复正常。”2014年12月15日,三鑫公司调度指挥中心主任谢春华,连线远在北京的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总部。
这是该公司举办的一次通讯事故演练。演练拉开帷幕不到5分钟,该公司调度指挥中心通风系统显示,两台井下风机突然停止运转,通风自动控制系统人工操作启动无效,信号连接不畅。
快去请杨工!有人抛出一句话。
不到一刻钟,杨学刚已换好下井装备,准备乘罐到井下-520中段机房检查。
随杨学刚一同下井的机动部张辉告知通风系统已作反复启动尝试,地面故障原因不详。杨学刚一言不发,下到通风机房所处的中段,一头钻进去,爬高,伏下,查看通风设备各连接处,测试各单元数据,动作干净利索。
“瞧,应该是这里了。”杨学刚很快锁定故障原因是通风自动化设备模块损坏。报告事故源,更换元件。地面调度指挥中心显示大屏上,通风机组恢复运行。
演练继续进行。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总部称,这是一场检验井下自动化水平的演练,三鑫处理迅速、及时。
调度指挥中心被人称为企业的“大脑”,而杨学刚则像是控制大脑的元件之一。杨学刚认为,有色金属矿山的数字矿山建设最终目标,不仅是数字化有关采矿活动的一切内容,提供完善的信息支持,更重要的是实现生产、安全、调度、经营和工业自动化的无缝集成和动态联动,达到企业资源的最优利用,和安全生产决策指挥的快速响应,建造高产高效的本质安全型矿井,创造和谐的生产环境。
2014年,为了三鑫公司调度指挥集成控制平台的正常运转,杨学刚吃尽了苦头。调度指挥系统建成试运行之初,由于系统设计不够成熟,软件存在缺陷,造成生产信息处理不稳定。修补漏洞,首先要将系统处理前后的数据进行比对,而原始生产数据每小时就有近千个,比对工作的繁杂程度不言而喻。
他接受三鑫采掘流程中“风、水、电”控制系统的改造升级任务,连近在咫尺的员工公寓都懒得回了,直接住在了办公室。他针对查找出的系统流程、程序设计、网络传输等方面的问题,制订排障方案,修复系统漏洞,精心调试各项性能参数。两个月后,集成控制平台稳定度提高了近40%。“矿山集成控制平台”项目获得公司2014年度科研技改二等奖。
根据三鑫减员增效要求,杨学刚在三鑫调度指挥中心成功创建三鑫井下通风、排水、供风、生产供水、选厂回水等系统的集成平台,使原生产系统40多名值守人员减至10人以下,控制区仅4人。“柜子是杨工亲手绘图,指导生产厂方专门定制。”三鑫动力车间主任曹云志笑称杨学刚是“技术帝”,被他的专业精神所折服。
根据生产需要,杨学刚针对三鑫井下通风系统,起停次数多,通风点分散等现状,重新制定了井下通风自动化控制系统新方案,配合相关部门重新选配通风设备,为各生产中段新增通风点,并增加风速、风压等检测信号,优化了三鑫井下中段的通风效果,确保了生产稳定。
2015年初,杨学刚解决了公司新主井、副井提升电控部分的安装和调试工作,并负责三鑫公司所有自动控制系统的日常维护和升级工作,参与三鑫“两化融合”及“智慧”矿山建设的部分工作。
“打胜仗要靠团队,矿山自动化系统维护,需要大批反应迅速、抢修能力强的人才。”杨学刚有自己的打算,他准备将自己摸索出来的矿山电气自动化维护经验,编成实用手册,让自动化领域不再成为神秘的处女地。( 文/黎先燕 摄/曹正方)